您的当前位置:博库网首页 > 电子书专题 >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> 第15章

“支部建在连上”

“支部建在连上”

故事原委

2018年8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指出,1927年9月“三湾改编”中,毛泽东同志亲自在“红一连”发展了6名党员,建立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,开创了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先河。

故事延展

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

1927年9月9日,毛泽东根据八七会议精神,领导秋收起义,创建中国工农革命军。秋收起义受挫后,毛泽东主张停止进攻长沙、停止长沙暴动计划。

9月17日,毛泽东主持前敌委员会会议,讨论军事行动问题。会议决定:起义部队退往湘南。会后,工农革命军向文家市前进。

9月19日,工农革命军1500余人到达文家市。晚上,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前敌委员会会议,讨论行动方向问题。经过激烈争论,在总指挥卢德铭等支持下,通过了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。

文家市会议决定: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、山区,寻求落脚点,以保存实力,再图发展。

次日早晨,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向工农革命军讲话,宣布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:不打长沙,转兵向南。毛泽东说: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。这次秋收起义,虽然受了挫折,但算不了什么!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,万事开头难,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。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,只要我们团结一致,继续勇敢战斗,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。我们现在力量很小,好比是一块小石头,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,总有一天,我们这块小石头,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。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,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,发动农民群众,实行土地革命。

毛泽东讲话时,学校围墙上爬满文家市的青年和里仁学校学生,其中就有胡耀邦和杨勇,他们聆听了毛泽东演讲,深受鼓舞。

长途跋涉,创业维艰

文家市会议后,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沿罗霄山脉南下,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进军。途中,在芦溪遭到国民党军袭击,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英勇牺牲。

随后,工农革命军陆续到达莲花县高滩村。毛泽东要求指战员,不要怕行军困难,不要怕暂时受挫,要看到光明。当晚,工农革命军抵达莲花县甘家村,毛泽东从听取当地中共组织汇报中得知,莲花县农民自卫队9月18日攻城失败,牺牲12人,被捕90余人,于是决定攻打莲花县城,营救被捕同志。

次日上午,工农革命军在当地中共组织和革命群众配合下,攻克莲花县城,救出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0余名;打开莲花县政府粮仓,开仓济贫。下午,毛泽东召开莲花县中共组织负责人会议,听取关于中共组织、农民武装情况以及永新、宁冈武装斗争情况等的汇报,证实井冈山地区有两支地方武装。

攻取莲花县城是秋收起义受挫后第一个重大胜利,鼓舞了部队士气,奠定了向井冈山进军的基础。

9月27日,工农革命军从莲花县城出发,前往永新县三湾方向。途中战斗频繁,伤员增加;长途跋涉,一些人掉队,一些人自行离队;疟疾流行,病员加多,缺医少药。有的团和营官多兵少,枪多人少。内忧外患和艰难困苦,考验着队伍里的每一个人。

支部建在连上

9月29日,工农革命军1000余人进驻永新县三湾村。当地群众不了解工农革命军,大都躲进山里。毛泽东要求各单位上山向群众做宣传,群众陆续回村。当晚,毛泽东主持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,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。

整顿组织。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,下辖一营、三营、特务连和军官队、卫生队。改编时提出,去留自愿,愿留则留,不愿留发给路费,希望他们继续革命。

实行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。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。支部建在连上,班、排设党小组,连以上设立党代表,营、团建立党委。部队由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。

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,官长不准打骂士兵,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,连、营、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。

“三湾改编”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。9月30日,毛泽东向指战员宣布前敌委员会关于部队改编的决定。他说:贺龙两把菜刀起家,现在带了一军的人。我们有两营人,还怕干不起来吗?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,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个,十个可以当他一百。他强调:没有挫折和失败,就不会有成功。

进一步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原则

1929年12月,古田会议进一步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原则。古田会议决议规定:“每连建设一个支部,每班建设一个小组,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。”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制度。要求“在组织上,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”。吸收党员条件,“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(包括阶级觉悟);忠实;有牺牲精神,能积极工作;没有发洋财的观念;不吃鸦片、不赌博”。将党内教育列为“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”,规定“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”。“支委会及支委以上各级党部,应该有计划地每月规定支部大会及小组会讨论的材料,并规定会期,严密地督促开会”,把党内批评作为“坚强党的组织、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”。

故事启迪
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,多次讲述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历史,是因为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织基础。“支部建在连上”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军队的凝聚力、向心力和战斗力。毛泽东认为:“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,‘支部建在连上’是一个重要原因。”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有力措施,是中国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。“支部建在连上”,加强支部建设,永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、重要任务,必须高度重视,切实抓好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