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博库网首页 > 电子书专题 >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> 第23章

1.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

1.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

(30)马克思、恩格斯说:“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、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,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。”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。

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,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,各国共处一个世界。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。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,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,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。地球村说大也大,说小也小。当今世界,小小寰球,即使是最遥远的地方,如果乘坐飞机,二十四小时也可以到达。到目前为止,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,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。

当今世界,开放包容、多元互鉴是主基调。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。在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,各国虽然历史、文化、制度各异,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、平等相待,都应该互尊互鉴、相互学习,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。唯有如此,各国才能共同发展、共享繁荣。

当今世界,相互联系、相互依存是大潮流。随着商品、资金、信息、人才的高度流动,无论近邻还是远交,无论大国还是小国,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、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。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、更广泛,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、更紧密。冷战思维、阵营对抗已不符合时代要求。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,谁拒绝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。

当今世界,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是主旋律。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,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、协调行动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。

世界大变局百年未有,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,但变革过程往往充满着风险挑战,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。合作还是对抗?开放还是封闭?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?如何回答这些问题,关乎各国利益,关乎人类前途命运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,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。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,也充满挑战。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,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只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坚持多边主义、走团结合作之路,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,共建美好地球家园。

人类命运共同体,顾名思义,就是每个民族、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,应该风雨同舟,荣辱与共,努力把我们生于斯、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,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。

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,来势汹汹,以一种特殊形式告诫世人,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、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,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。在全球化的世界,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,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。任何自私自利、嫁祸他人、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的做法,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,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。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,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。

大道不孤,天下一家。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,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,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,是各国人民的期待。要超越国家、民族、文化、意识形态界限,坚守和平、发展、公平、正义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实现共赢共享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